廈門日報訊(記者 陳泥 通訊員 黃煜 林燁)作為全國最大的毛燕進口口岸和深加工基地,燕窩產業已成為廈門對外開放的特色名片。為進一步深化廈門海關、廈門市市場監管局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協作,推動燕窩相關供廈標準的宣貫執行,昨日下午,市食安辦指導,市市場監管局、廈門海關、廈門日報社聯合舉辦食品安全監管協作會暨“‘鷺’享食安”燕窩制品供廈標準宣貫活動,聚焦燕窩制品質量提升,探索進一步完善進口食品風險聯防聯控機制,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,守護群眾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標準先行
為燕窩品質安全樹立全國標桿
廈門擁有燕窩國家重點實驗室、“東南燕都產業園區”等核心產業設施,目前產業園匯聚了51家食用燕窩進口企業、2家毛燕進口企業及31家生產企業,成為全國燕窩企業集聚度最高的核心區域。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廈門口岸共進口燕窩53.15噸,其中毛燕12.72噸,連續六年位居全國毛燕進口首位。
在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,高標準、嚴要求筑牢質量安全防線,顯得尤為重要且緊迫。為此,近年來,廈門市場監管部門聯合海關相繼共同制定發布了《供廈食品即食燕窩》(T/XMSSAL018-2020)、《供廈食品即燉燕窩》(T/XMSSAL047-2022)、《供廈食品食用燕窩》(T/XMSSAL078-2023)、《供廈食品 燕窩粥》(T/XMSSAL0144-2025)等4項燕窩產品供廈團體標準。供廈標準立足高品質、高標準,對燕窩中蛋白質、唾液酸等品質指標,均作出不低于行業標準“一級”或“特級”產品要求的規定;對行業標準中沒有的安全指標,如重金屬、微生物等指標也作出限量規定,以“更高標準、更嚴要求”樹立了燕窩品質安全的全國標桿,為燕窩產業健康發展注入了“廈門智慧”。
以燕窩粥為例,市面上燕窩添加量無統一標準,《供廈食品 燕窩粥》團體標準則明確規定,燕窩粥產品中食用燕窩投料量應不低于100mg/100g,標簽上需標注食用燕窩投料量及形態。
形成合力
構建全鏈條食品安全治理體系
近年來,廈門市委、市政府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十四大重點工程,市食安辦、市市場監管局指導市食安聯遵循嚴于國標的食品安全標準,深入推進供廈食品標準體系建設,探索構建全鏈條、全過程、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。2024年6月,市市場監管局與廈門海關在2023年簽署《進一步加強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戰略合作備忘錄》基礎上,建立“信息互通、風險共防、執法聯動”機制。昨日,各隸屬海關與廈門各區市場監管局也簽訂了合作備忘錄,正式建立合作機制。
據介紹,合作備忘錄簽署以來,市市場監管局與廈門海關通過建立進口食品監管信息定期通報機制,將口岸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納入廈門市食品安全信息系統,雙方充分共享供貨商證照、產品合格證明等溯源電子信息,實現進貨票證信息在線追溯查驗。同時,雙方以“月月十五查餐廳”“月月十九查酒”等活動為載體,加強監管執法銜接配合。在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的“你點我檢”及年度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工作中,廈門海關技術中心承擔了近兩萬批次樣品的抽檢任務。廈門海關派出技術專家參與了43項供廈食品標準的制定。
關地協同
讓標準成為服務監管的“利器”
燕窩供廈團體標準實施以來,市市場監管局對申請執行供廈團標的燕窩產品進行抽檢評定,并對已取得供廈資質的燕窩產品進行動態跟蹤抽檢評價。據了解,廈門本地燕之屋、燕安居、燕府、裕春燕等品牌的鮮燉燕窩、碗裝燕窩罐頭、即食冰糖燕窩罐頭等類別共18種燕窩產品已通過抽檢評定、納入供廈食品體系、加貼了“鷺品”標識。昨日的活動現場,主辦方也為通過“鷺品”評定的東南燕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廈門永裕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廈門燕之屋絲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嘗遠(廈門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代表頒發了“鷺品”授權書。
“‘供廈燕窩標準’的制定與實施,將進一步促進燕窩貨源的穩定可靠,推動提升產業能級。”廈門海關副關長趙震云表示,希望雙方以此為基礎,在嚴守安全底線的前提下,探索高效便捷的通關與市場準入流程,支持合規企業做大做強,營造公平有序、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,共同推動廈門燕窩產業向規范化、品牌化、高端化發展,將“廈門燕窩”打造成安全、優質的產業名片。
市食安辦常務副主任、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張志成表示,希望燕窩生產經營企業將標準要求貫穿原料采購、生產加工、包裝標簽、倉儲物流全鏈條,主動參與“鷺品”評定,以優質產品贏得市場信任。同時,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也要與海關深化“關地協同”,聯合開展宣貫培訓、監督檢查,推動標準在生產、流通、進口等各環節有效落地,形成“源頭嚴防、過程嚴管、風險嚴控”的監管閉環,共同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,讓標準成為服務監管的“利器”。
責任編輯:唐秀敏
-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
-
中共廈門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舉行2025-07-23
-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-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
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